第168章 御驾亲征
虽然经历了地震,在河东多郡造成了不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但整体来说,赵宋王朝今年还算是风调雨顺。
加上袁倾城的《倾城农书》总结推广了许多先进的农业技术和麻晓娇发明的一系列促进农业生产的工农具,使粮食产量显着增加。
今年赵宋王朝又一次迎来了大丰收。
而且,就在前几天,赵侯以立太子为藉口,进行全国范围的减免了一部分的丁税。
这丁税是按人头徵收的税,不论贫富,只要是成年男子都要缴纳。
这对于贫困家庭来说,是一项很沉重的负担。许多家庭为了逃避丁税,甚至出现了生子不举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人口增长和社会稳定。
赵侯这次减少丁税,使得贫困家庭和底层民众得以受益。
可以说,赵侯的这一系列举措,使得赵宋王朝广大的民众可以喘一口气,至少可以苟延残喘下去了。
而与赵宋王朝今年大丰收不同的是,辽国今年出现了很严重的饥荒。
原本,辽国在发展过程中,农业逐渐兴起。一方面,契丹人侵扰内地时劫掠了大量汉族边民,
这些汉民延续汉族的传统生产习惯,从事农业生产。另一方面,辽统治者制定了奖励农耕的政策,
鼓励平民耕种,还命成边的军人利用战丶训间隙,屯田耕作。
这使得辽国的南京道丶西京道等地区(也就是赵宋王朝念念不忘的燕云十六州)农业较为发达,种植有粟丶泰丶麦丶梁丶荞麦丶糜子丶高梁等旱地作物,辽南京一带还有水稻种植。
再有,宋:辽两国尽管有战争,但以往贸易往来仍十分密切。辽国用马丶牛丶羊丶玉,毡丶
毯丶甘草丶蜜丶蜡丶羚角丶柴胡丶红花等物品,从赵宋王朝换取粮食丶丶帛丶罗丶香茶丶瓷器丶
漆器丶姜丶桂等物资,通过贸易获得了一定的粮食资源。
辽道宗时期,辽国各地粮仓/窖甚至一度积存粟米十五万斛。
可见辽国有着一定的粮食储备制度,这些储备粮在辽国出现饥荒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粮食的供应。
但耶律延禧上台以后,什麽都不管,每天只顾着自己享乐和打猎,下面的大臣也都在混日子。
而且,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今年河东大地震,连带着辽国的云地也遭了灾。这使得辽国的粮食大量减产。
最关键的是,因为辽国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