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时,李纲遇到了一个木自行车轴承坏了的举子。
李纲很热心地借了一个轴承给这个举子。
「小弟过嘉陵江时,掉了一个囊,备用轴承皆在那里,又经历蜀道颠簸,才抛锚至此,忘了自我介绍,小弟宇文黄中,成都府广都人士,敢问兄长高姓大名?」宇文黄中说。
李纲还礼道:「在下李纲。兄长复姓宇文,又是成都府广都人士,据小弟所知,唐文宗太和年间,有谏议大夫宇文籍在四川任职,其子遂定居于蜀中,敢问兄长可是北周皇室后裔?」
宇文黄中佩服道:「兄长好见识!小弟听兄长口音,虽西北味极重,却带有很重的无锡音,无锡有一支李氏,乃唐宗室后裔,因任建州刺史,其家遂定居于邵武,后搬居无锡,不知……」
李纲哈哈大笑:「兄长才是好见识,几句话便摸出小弟跟脚来。」
宇文黄中陪笑道:「是兄长先点破小弟跟脚的。」
两人一见如故,随后便闲聊起来。
在这个当口,在李纲的随从的帮助下,宇文黄中的随从很熟练的换好了轴承。
接着,两伙人一路同行。
看到路上的人,很多都跟他们一样,推着木自行车赶路,其中还有不少商队,以木自行车为运输主力。
宇文黄中感慨:「麻皇妃真天纵奇才,竟能创出自行车,往来之人受惠良多。」
李纲说:「何止自行车,我陇右还有众多工农具,皆出自麻皇妃之手,各有神奇……」
接着,李纲便给宇文黄中讲述了麻晓娇的诸多发明以及其神奇之处:像木牛流马灌溉车;脚踏式多综多蹑织布机;减少人力和畜力消耗的改进版曲辕犁;能够同时完成开沟丶播种和覆土,节省人力,提高播种效率,尤其适合小麦丶粟等作物的耧车;为应对畜力不足,而发明的木牛和代耕架;工兵铲丶刨子丶锉刀之类各种各样的工农具……
宇文黄中听完,感叹:「真不知陛下从哪找到的这位奇女子。」
李纲笑道:「哪是一位奇女子,而是五位奇女子,然除了麻皇妃,我只知其中一位叶皇妃及一位袁皇妃,她二人丝毫不输麻皇妃,至于另外两位皇妃有何奇异之处,我亦尚未听闻……」
在李纲的讲述下,《叶诗韵医典》在陇右救人无数,而陇右这两年之所以连年大丰收,与其说是麻晓娇的功劳,倒不如说更得感激袁倾城的《倾城农书》。
至于张纯和李琳有什麽本事,李纲真就不知道了。
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