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进,致使勇士含冤受屈,壮志难酬。
总之,在西军中,没有背景,没有人赏识,想要升迁,是很困难的。
曾布将此事如实上报给了赵侯。
赵侯雷霆震怒,下旨严查此事,不论涉及到谁,都严惩不怠。
结果,西军中的大多数将领都因此被降级丶罚铜,像大将苗履,更是被连降九级丶罚铜一百五十斤。
好在,赵侯这次实际上只是以做效尤,还让这些人暂代原职将功赎罪,并没有真的严惩他们,更没有影响到西军的整体战斗力。
与此同时,一大批像韩世忠一样的被埋没的优秀将土,得到了他们应得的升迁机会。
后来,赵侯乾脆在京兆府成立了一个专门受理此类事件的军功信访处,让西军中的军门世家收敛一些,给西军中的那些没有背景的普通将士留一些上升通道。
身为枢密使,赵宋王朝排名第三的宰执,曾布不可能一直留在西北。
等到秋收结束,西北六路普遍大丰收了之后,曾布就回京向赵侯复命了。
听完曾布的汇报,赵侯也松了一口气。陕西六路,尤其是熙河路的情况,远比他想像得要好。这更坚定了他收复西夏的决心。
赵侯指示章和曾布,不要更改章制定的收复西夏的计划,就按照他所要的往西北六路调集粮食和辐重。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要想让前线的将士收复西夏,不给他们准备充足的粮草辐重怎麽能行?
赵侯特意下圣旨,给往前线押运粮草的民夫的运费高于市场价的三分之一,
主打的就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确保将粮草辐重足额送到前线。
而章认为不行的官员和将领,也全都按照章的意思立即更换。
最后,赵授予章临机专断之权,不必事事写奏章请示自己,赵甚至将对西夏开战的权力都下放给了章。
从赵侯的决断上,就不难看出,赵深谱用人不疑丶疑人不用的治国之道。
且深知,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若事事需待君主定夺,不仅会贻误战机,更会挫伤前线将士的锐气。所以,他不仅给予章充足的支持,还彻底松开了北宋最能打的文人的双手双脚,让他尽情挥洒自己的军事才能。
与此同时,赵侯让章惊和曾布加快四辅新军的建设,今年务必建设完毕,明年开始轮番调往前线,以实战练军。
回到后宫以后,赵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