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说,不知付出了多少,李琳才得以在这枢密院中,以宦官的身份,站在这些北宋名将之前,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这身份的骤变,时空的交错,让李琳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激荡与感慨。
李琳深吸了一口气,接着老实不客气地说:「咱家教诸位的第一课,亦是我神机军至关重要的一课,便是战后总结……」
听李琳用老师的口吻跟他们说话,一些桀骜不驯的宿将,难免心生不服,觉得他们自幼苦读兵书战策丶又早早就征战沙场,哪里轮得到一个黄口小儿来教他们如何打仗?
只是,这里有赵俣在这亲自坐镇,李琳又是赵俣推出来的,谁敢自毁前程?
没办法,在场的所有人,不管是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只能先听听李琳说些什麽。
「去岁,种朴丶童贯奉命率领朝廷派去熙和路的援军救援一公城……」
藉助沙盘,李琳完完整整的将那一战给复原出来。
而且,很多细节,就连亲身参加了那一战的宗泽和王禀都不清楚。
直到这一刻,众人才知道,赵俣让李琳给他们上课,不是在胡闹,而是真有东西教他们。
这在场之人才认真听了起来。
李琳一点都不怯场,她全面分析了,那一战中种朴丶童贯的战略部署丶战术运用丶兵力调配以及地理环境对战斗的影响。
除此之外,李琳还站在吐蕃豪酋朗阿克章的角度,模拟出了吐蕃军的伏击情况丶战术运用丶兵力调配。
「彼时,种朴丶童贯率军自东而来,欲解一公城之围,却未料吐蕃军已设伏于东侧山谷之中。地形之险,若我军贸然进入,必遭伏击,损失惨重。然我军急于救援,未及详察,致使大军陷入困境。若非我神机左军临危不乱,反应迅速,及时调整战术,以奇制胜,击溃了吐蕃军的精兵,童贯又率我神机左军的马军绕道西侧,利用山势掩护,突袭敌军后方,恐我军必将遭受重创……」
李琳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战场局势的精准把握。她仿佛亲临其境,将每一场战斗的惊心动魄都呈现在众人眼前。
「再看此战,我军虽最终取胜,却亦付出沉重代价。究其原因,一在于情报不明,对敌军布防一无所知;二在于轻视地形,未将地利纳入考量。反观吐蕃军,虽兵力不及我军,却能巧妙利用地形,设伏于险要之处,以逸待劳,若非我军应变及时,胜负尚未可知。」
随着李琳的讲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