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五女分歧
…
五女商量好「肉烂在锅里」的计划之后,麻晓娇随口问了一句:「那咱们是不是做个教育计划什麽的?」
麻晓娇说这话时,真没多想,她就是觉得,自己已经生了一个,又怀了一个,比别人走得快太多了,应该是此事的最大受益人,得做点什麽。
张纯用更随意的语气说:「我觉得咱们用清朝的皇子教育制度就行。」
叶诗韵问:「清朝的皇子教育制度有什麽优势?」
张纯说:「清朝的皇子教育制度,虽不能保证每代皇帝的能力都很强,但基本上还是可以确保皇帝能力的下限。」
顿了顿,张纯又详细说了一下:
「清朝从康熙以后直至光绪,期间八位帝王虽然执政能力不一样,有如康熙丶雍正丶乾隆三位执政能力较强的帝王,也有如咸丰丶同治等资质较平庸些的皇帝。但总的来看,清朝皇帝在受教育水平丶学识丶自律程度等方面平均起来在历代中排在前列。」
「典型的像雍正以勤政着称,在位期间仅批阅的汉文奏摺便达三万五千馀件,其批语亦动辄为几百上千字,有时甚至处理政事至深夜,批语中「灯下随手写来,一一批示矣」随处可见。就像他自己所讲的那样,「朕之训谕每折或手批数十言,或数百言,且有多至千言者,皆朕亲自览批丶亲笔批发,一字一句皆出朕之心思,无一件假手于人,亦无一人赞襄于侧」。」
「哪怕是在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中执政丶资质较为平庸且在位期间有鸦片战争之败的道光皇帝,就其个人能力及私德而言也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如道光皇帝旻宁还是皇子时,天理教信徒攻入紫禁城,时嘉庆皇帝不在宫中,旻宁遇变不惊,沉着应对,除组织护军迎击暴徒外,自己还用火枪连续击毙两名暴徒。就私德而言,道光为人节俭丶至孝,临终之际还不忘叮嘱道:「仰为列圣家法,一以敬天法组丶勤政爱民为本」。」
「由此可见,清朝的皇子教育制度的好处就在于虽不至于培养出来未来的帝国最高统治者都是明君,但也不至于过于昏庸无道,至多为中等守成之主。」
李琳丶叶诗韵丶麻晓娇丶袁倾城一听,都觉得这清朝的皇子教育制度不错啊。
袁倾城一直都对小心思太多的张纯很不放心,所以,她就留了个心眼帮大家问了一句:「清朝的皇子教育制度是什麽样的?」
这就是张纯不喜欢袁倾城的地方之一,心太细,一点都不好糊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