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有一点地理常识的人就知道,黄河改道是因为黄河泥沙堆积导致原来的河床抬高的正常现象。
你说,前面那几个白痴皇帝,非得没事找事,干这损人不利己的事。
关键他们把这个烂摊子留给了赵俣。
更可气的是,赵俣还不能不管。
历史上,当北宋王朝被灭后,黄河依然是个烂摊子,赵构拍拍屁股跑到南边建立了南宋王朝,把治理黄河的重任交给了金国。
原本因在靖康之耻中大肆掠夺而强盛富饶的金国,就因为接盘了北宋王朝的烂摊子,使得大量国家财政用在了治理黄河上面,不堪负重导致国力衰弱,最后被蒙古所灭。
最⊥新⊥小⊥说⊥在⊥⊥⊥首⊥发!
当蒙古在中原建立元朝后,也一直深受黄河泛滥的影响,最后在元末又爆发了水灾,冲出了一个一只眼的石人,挑动了黄河天下反,短短百年的元政权覆灭。
可见治理黄河是多麽重要的事情,一旦没处理好没准就会促成灭国之祸。
而「三易回河」花样作死工程就好比拆炸弹,剪错了一根线,却引爆了三颗炸弹,直接把自己和后来的金丶元全部坑死。
历史上,直到明朝,老朱家的历任皇帝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才彻底治了这黄河水患。
看这段历史,你说赵俣能不收拾这个烂摊子吗?
其实,章惇早就想跟赵俣谈治理黄河的事了。
只是,去年的黄河大爆发成为宋代以来最大的人祸,作为宰相,章惇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也是章惇最容易被攻击的地方之一。
而旧党,包括新党中的那些保守派,还有那些惦记章惇屁股下宰相之位的人,全都在憋着劲准备用此事来攻击章惇。
也正是因为如此,章惇才一直压着此事。
如今,再不治理黄河,可能就晚了。
加上,赵俣第一个临幸了章楠,给了章惇信心。
这章惇才把治理黄河的事拿出来。
果然!
章惇话音一落,就有无数人站出来弹劾章惇。
不只章惇,之前参与治理黄河,甚至是为治理黄河献过策的人,全都遭到了弹劾。
——当时是新党执政,旧党在野。结果,却造成了这麽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你说旧党能放过这个扳倒新党的天赐良机吗?
很快,就连惦记章惇宰相之位的同属于新党的曾布和蔡京也跃跃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