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如今,赵俣后宫的事,已经不仅仅只是赵俣下半身的选择了,有时它也是赵俣政治态度的风向标。
比如,一众宰执给赵俣送了十一二个妙龄女子,可赵俣却选择最先临幸章惇的亲孙女章楠,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政治信号——赵俣还将重用章惇当宰相,短时间内并没有换掉章惇的意思。
而假设赵俣这次第一个临幸的是蔡璇,那说不准蔡京就要取代章惇当宰相了。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对吧?
章楠是这十一二个妙龄女子中第一个被临幸的,不是因为她在宫闱科举中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吗?
对此,你猜这些宰执信不信?如果让他们来看,章楠获得第二名,本身就是章惇还将受到重用丶并且会继续保持他的权势的一个重要政治信号,至于章楠本人的表现到底如何,又有什麽关系?
这其实也是一众宰执给赵俣送女人的原因之一。
他们想看看,始终不暴露自己真实政治态度的赵俣,到底是怎麽想的?
而看赵俣宠幸谁,有可能就是一张很有效的阴晴表。
就像赵煦,就喜欢支持新党的刘清菁,讨厌支持旧党的孟相。
赵俣这一朝的宰执,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摸准赵俣的脉……
……
今天早朝,章惇显得格外有精神,他不仅一口气向赵俣汇报了大大小小几十件事,还将此前他一直压着的一件大事禀报给了赵俣:
「陛下,今已二月末,得治理黄河了,不然,汛期来时,只怕将有大祸……」
听到此事,赵俣就气不打一处来。
本来,人家黄河自己在那流得好好的,与人类相安无事。
可八十多年前,有一个叫李垂的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在其着作《导河形胜书》中提及:黄河的河道会一直北移,最后黄河下游的河道将从河南丶山东境内,改到河北的燕云十六州境内,取渤海入海。
众所周知,燕云十六州在宋代属于辽国的领地,李垂认为,如果黄河真改到燕云十六州境内,辽国有可能会派遣水师顺黄河逆流而上直入中原腹地进攻东京汴梁城。
事实上,按照这个时代船只的动力水平,在人口丶经济均为劣势的情况下,要想组织如此大规模逆流而上的进攻,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但是宋仁宗一朝丶宋神宗一朝丶宋哲宗一朝的一些大臣竟然相信了李垂的鬼话,他们劝宋仁宗丶宋神宗和赵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