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些都是大宋可以借鉴的。
在这里,张纯给赵侯贡献了大量可行的手段,她的一些「想法」让蔡卞等人都拍案叫绝。
赵侯也不吝夸赞张纯,甚至问张纯想要什麽奖励?
谁想,张纯却对赵侯说:「官家,臣妾不要奖励,臣妾只想官家夸赞一下我儿赵堂,他刚经历九死一生·」
说起此事,赵候心里其实很复杂。
赵堂第一次引起赵侯的注意,就是他丶赵寿丶赵楷跑去参加科举,而且还高中了。
当时,赵甚至考了个探花,成绩竟然比赵佶还好。
那时,赵侯是真记住了赵橙这个儿子。
不过赵却认定了,那是张纯押对了题。
现在想想,就算是张纯押中了题,当时还不满十三岁的赵堂能有那样的表现,也已经很不错了。
后来,赵堂更是只用了三年时间,就读到了上舍生,证明他本人绝对不只是靠张纯押中题才考中探花那麽简单。
这次赵侯御驾亲征,赵堂先是单枪匹马去说服了生活在古北口的一众契丹部落交出来了古北口,又在此战当中,选择去最危险的第一线去拼命。
赵堂的表现,已经不是一般的耀眼了。
甚至都可以说,如果赵寿有一天不能胜任太子之位或者出了什麽意外,赵堂或许是那个最适合接替赵寿太子之位的皇子。
换而言之,张纯的目的达到了,她培养出来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儿子丶一个非常优秀的皇储人选。
只是,赵槿太有野心丶胆子也太大了,他适合开疆拓土,不适合当个守城之君。
这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毕竟,一个开疆拓土的皇帝后面,最好是一个守城的皇帝,那样对王朝来说可能更有益处。
而且,赵堂不仅自己去第一线拼命,他还把赵侯未来的元帅岳飞带去第一线拼命。
这种方式是锻炼人,但也太危险了,要知道,前线将士的阵亡率可是非常高的,对手还是金军这麽强大善战的军队。
毫不夸张地说,赵和岳飞能在此战中活下来,真是有点运气。
从一个皇帝的角度来说,赵侯是希望赵堂和岳飞经历这样的锻炼的,因为他们真能从最底层爬起来,才更能堪当大任。
也就是说,张纯给赵橙选择的路线是没错的。
可从一个父亲的角度来说,赵候虽然想让自己的儿子接受锻炼,却不想让他们真的冒险。
这也是赵为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