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满周岁的杨沫沫举行“抓周儿”礼。
杨沫沫以前就听说过古时候的小儿满周岁除了摆满月酒外,还会举行一个有趣的“抓周儿”礼,现代社会许多地方也都还保留着这个风俗。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现代社会只会在床上放着象征“文房四宝”的物事,让才满周岁的娃娃自行抓取,整个过程比古代简化了许多。
杨沫沫觉得古代的抓周儿礼一定比现代要有趣上许多,至少让小儿抓的物事一定会是真材实料,于是杨沫沫便一直盼望举行抓周儿礼的日子到来,想亲眼目睹古时候的人家是如何给婴孩举办抓周儿礼的。
在杨沫沫的盼望中,很快就到了她满周岁的日子,刘氏一大早就起来张罗着各种事务,穿街走巷的去村里同人家借这样、那样的物事,一直到给杨沫沫抓周儿的物事准备得差不多了,刘氏才下了船改到厨房里给大家伙煮长寿面,而一早就接到邀请的亲朋好友也都陆陆续续的前来杨家道贺。
北宋闽南一带虽然也盛行这种小儿“抓周儿”礼,但直到杨沫沫见来道贺的客人不多、且他们都只在船上寻了个地方坐着闲聊,杨沫沫才明白小岞村当地人,在小儿周岁时并不搭棚大办酒席,也不会下帖请客,只会遣人前去捎个话儿、请上几个近亲好友到家里来热闹一番。
大概是因为没有搭棚办酒席的缘故,前来杨家恭贺的近亲好友也都没送什么大礼儿,更不会像富贵人家那样一出手就是什么金锁片、银镯子等,受邀请的近亲好友只拎着一些给小儿的吃食和小玩意儿前来道贺,同平常串门没多大区别。
不过当杨大柱抱着杨沫沫来同这些近亲好友见礼时,他们都会根据当地小儿初见长辈的习俗,用一挂白线拴上几个铜钱,边说着些吉利的话儿、边把那栓了铜钱的白线套在杨沫沫的脖子上。杨沫沫听着大家伙儿谈论了半天,才知道杨家近亲好友的这个举动是当地的风俗习惯,当地人称它为“挂线”,是一种给小儿送祝福的举动。
杨沫沫刚刚被挂了满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