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拖拉机修好的事情,在红星厂区和周边的几个生产队迅速传开了。
\n
一开始,大家还只是当个新鲜事儿听。一个修理铺的小学徒,居然把国营大厂技术员都可能挠头的拖拉机给弄响了,还是在那种瓢泼大雨、十万火急的情况下。这事儿听着就透着点邪乎。
\n
但随着红旗生产队的人把新打的粮食、肥膘的猪肉送到红星修理铺,用最实在的方式表达感谢时,这事儿就不再是简单的“听说”了。王德发那辆破旧的二八大杠,后座和车把上挂满东西,一路叮当作响地穿过厂区家属院,不知道羡煞了多少人。
\n
“老王,发财了啊?这是打劫了供销社?”有相熟的工友开玩笑。
\n
王德发咧着嘴,黝黑的脸上泛着光,也不多解释,就憨厚地笑着:“运气,运气。”
\n
这几天,修理铺的生意明显好了不少。以前一些觉得小毛病懒得修,或者觉得王德发手艺虽好但价格可能不便宜的街坊邻居,都开始拿着家里坏掉的收音机、电风扇、甚至自行车过来。王德发忙得脚不沾地,李向前也成了他的得力助手,很多活儿王德发看一眼,就放心地交给李向前处理。
\n
李向前乐得清闲,正好利用这些机会,不断通过【破障之眼】汲取着各种机械和基础电器的“信息溢出”。虽然大多是零碎的原理片段和工艺数据,不成体系,但积少成多,也让他对这个时代的工业基础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上次从拖拉机上获得的【柴油机高压共轨喷射基础概念(超早期)】和【机械式离心调速器磨损补偿算法(简化)】虽然残缺,却也让他隐隐触碰到了更高层次的技术壁垒。
\n
至于那个【基础齿轮润滑脂配方】,他已经将买回来的环烷烃油和二硫化钼小心地藏在了铺子角落一个不起眼的木箱底层。资金和设备依然是最大的难题,黑市之行虽然惊险,但筹集到的钱对于建立一个简易的“活化”装置来说,还是杯水车薪。这事儿,急不得。
\n
这天下午,天气难得放晴,李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