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后继之君励精图治,虽然没有赫赫战功,但却让帝国得以休生养息数十年,继邓肯大帝之后,完成了教育司法的普及,设立了地方法院,取缔了血亲复仇,将日耳曼尼亚转化为帝国的核心省份,帝国由此进入了盛世时期。
在退位后的第十三年,邓肯二世驾崩,享年97岁,成为有记录的最长寿的帝王。
——公元542年,帝国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被攻陷,随后邓肯三世御驾亲征,重新将丢失的行省夺回,但帝国疆域太过庞大,行政机构过于臃肿,对中东地区的掌控逐渐削弱。二十多年后,巴比伦再度沦陷,异教徒屠杀焚毁了神殿教堂,帝国驻军退守到耶路撒冷地区。
——公元556年,邓肯三世点亮了‘科技发展’的国家理念,帝国出现科技进步,航海业大幅度发展,格兰陵岛已经拥有了上万的殖民者。
——公元563年,航海家巴尔托发现了西非地带,早期黑奴贸易出现。
——公元567年,邓肯三世驾崩,新的皇帝邓肯四世被称为离经叛道者,他作为王子时名声放浪不羁,拥有众多的情人。虽然他在治国上没有什么建树,但他却是子嗣最多的皇帝之一。
似乎从邓肯大帝开始,帝国皇帝子嗣艰难的传统被打破了,邓肯四世拥有数十个子嗣,但子嗣的才能并不突出。
——公元576年,帝国的萨尔玛提亚行省爆发叛乱,北非迦太基、埃及亚历山大也出现局势动荡,为了争取日渐势大的教会支持,邓肯四世改信一神教,成为第一个抛弃多神教信仰的帝国皇帝。
一神教影响力大幅度提升。
——公元586年,声色犬马的邓肯四世驾崩,虽然并无建功,但却以‘皈依者’的身份受到教会的尊崇。同年邓肯五世登基,在教会力量的协助下,帝国深化了基层统治,动乱逐渐平息,多神教出现衰退,欧洲中部成为一神教的核心教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