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清晰可辨,最前排的曹恒志院士正在调整助听器,苍老的手背上凸起的静脉如同纠缠的超导线圈。
17分钟一到,全息屏准时亮起,三维晶格结构开始缓慢自旋。
第三排穿深灰西装的研究员瞳孔骤然收缩——他是华科院最年轻的凝聚态物理专家,三个月前在《自然》发表过临界温度预测模型。
而此刻屏幕上显示的,正是他之前发表的内容。
"传统超导体的库珀对在常温下会因晶格振动解体。"季听点击投影,六边形蜂巢结构突然扭曲成双螺旋:"我的方案是用纳米级磁通钉扎制造赝能隙。
金属氢样本在口袋发烫,他脑中自动想象出原子核在强磁场下排列成狄拉克锥的模样。
曹恒志眉心拧得死紧,不由自主地开口道:“季总师,我们不怀疑您的能力,但您这是在挑战凝聚态物理的百年基石。”
季听看向他,只见老人面前的铭牌反射着冷光,那上面刻着两院院士和三个国家级科技奖章。
"两个月前我改良托卡马克装置时,发现氘氚等离子体湍流中存在反常量子态。"季听调出加密档案,红色绝密印章在数据流上跳动,"这是第127次实验结果。"全息屏切换成实时监控,地下三层的超导磁体正在发出幽蓝辉光,主计算机的散热系统发出蜂鸣警报。
穿深灰西装的研究员突然站起来:"您的晶格常数设定违背BCS理论阈值!
"所以需要重离子加速器,明早七点,同步辐射光源会进行μ子束流调制。”季听说完这句话,神色清冷地看着他:“下次再有质疑时,先自己验证,验证不了晚一天再问我。”
听到这句丝毫不留情面的话,郑院士悄悄靠向旁边的林院士:“我之前没跟过季老师的实验,但我听说他的脾气挺好的啊。”
林院士无奈地笑了笑,她道:“脾气不是挺好,是特别好,但前提是你的实验不能出差错。”
“这不是学术研讨会,让你们看资料是要明白各自负责的实验项目。"季听关掉全息投影,满场突然沉寂:"五角大楼上个月批准了'普罗米修斯计划'的追加预算,我们没有时间了。
后排突然传来玻璃杯碎裂的声音。不少人转头看去,只见能源部的特派员正在擦拭泼溅的茶水,深褐色的水渍在保密协议文件上晕开,像某种不祥的预言。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