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重新连载。
连载后三个月读者反映强烈,滨海日报社也决定出资,与滨海人民出版社合作,由出版社申领书号,共同印书。
第一批次印授书籍5000册,首发渠道新华书店征订,在1980年七月开售时,书店门口排满了预购的读者。
很多读者都是特意从外地坐火车赶来滨海市买书,李华麟现场签字售书,5000册书仅用4个小时就全部售罄。
由于末元英雄录的反响一再拔高,滨海市人民广播电台更是邀请了,知名北派评书艺人单田芳老师,首播该书。
为了迎合单田芳讲评书时的风格,李华麟曾多次与单田芳见面,商谈评书修改细节,最终播放时间定在1982年初。
至此,李华麟的笔名彻底在龙大传开,也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成为同学羡慕的对象。
李星宇三年时间里翻译了多本俄文名着,在国内俄语学界权威期刊《俄语学习与研究》中,发布了数十篇学术论文,大获好评。
随着层层评级,他的一篇学术论文,更是在“俄语学术成果奖”评选中脱颖而出,
荣获地区一等奖,市级一等奖,国家个人-->>二等奖。
苏睿在大二下学期,便一头扎进了《半导体技术》的研究中,从此不可自拔。
随着周书澜这个数学系的尖子生加入与辅助,更是在自研中如虎添翼,
于大三上学期便发现一种全新的掺杂元素组合,以及工艺制作条件,
能使硅基半导体的电导率提升约20%,对制作简单的二极管、三极管性能优化效果显着。
二人着手撰写学术论文,苏瑞撰写材料制备、物理性能分析部分,周书澜负责数学模型构建、数据分析阐述。
最终经过反复试验确保结论可靠,二人将论文投稿到《龙省大学学报》,并成功发表,成功斩获一等奖!
张锦墨与郭静姝作为财经系的尖子生,在李华麟的潜移默化下,尝试深入研究国外经济学,与股市经济学。
也曾向学术界发表与股票经济有关的论文,可惜因为国内的学术限制,而不能发表,
但其内容的精湛,与对国外股市的各种分析,让人叹为观止!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1981年夏,寝室六人组迎来了毕业季。
毕业了,就要涉及工作的分配,国家给大学生安置工作,都是户籍地优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