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不得不以此事推王。”
他转向王揖,拱手为礼:
“江左衣冠,王谢称首。琅琊门楣特高,向为华族之表,今日文采风流,俱在散骑家矣!”
王揖回礼,辞虽小谦,然脸上甚有得色,看向王扬,压不住嘴角:
“之颜啊,今日压卷之作,非你莫属。不知你准备写什么?”
以王扬此时的心境,以登楼而眺,远山江烟相对之景,他最想写的其实是词,拍栏杆裂,咏大江雪,说庾信江南赋血,叹桓温柳老隋堤月。
但不需说他想咏的不少典故此时还没出现,更重要的是,词这种文体现在还不能被接受,自已在家写着玩行,到了这种场合就不能拿出来了。至于七诗也不行,此时七体尚未光大,写歌诗歌行,写乐府流调没问题,作为凭吊悼忘,就不庄重了。
王恭这个人王扬还是敬重的,虽然有私心,虽然有缺点,虽然既不善为政,也不善用兵,但胜在一个痴字,喜读《左传》“奉王命讨不庭”句,称兵犯阙,至死犹社稷本心。简率潇洒,死无余财,一句“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确实有点帅。至于仪表濯濯如春月柳,披鹤氅裘涉雪而行,如神仙焉,以王扬之眼观之,就不那么重要了。
王扬凝神想了想道:“我试为诔。”
众人闻此,俱觉诧异,因为今日凭吊,本就是桓玄作诔引起的。此诔已得传诵,足见其佳。有此诔在上,再作诔,除非能盖过古人,否则岂不是屋下架屋?难免受讥。这就是在场的士大夫都没有选择诔这个文体的原因。
但王扬想做,倒非有超过古人的信心,原因只是他想而已。
王扬深吸一口,提起笔,写道:
“维晋祚之将颠兮,丧厥榱梁;
哀忠贞之殒命兮,晓日无光。
昔佩玉而鸣銮兮,今委骨于沙场;
志未酬而身殒兮,恨悠悠而谁详?
其辞曰:
昊天不惠兮,降此百殃;
夺我元戎兮,裂我冠裳!
清流断绝兮,浊浪汤汤!
谁为击楫兮?谁为持纲?
(空行)
忆总元戎兮,六师鹰扬。
旌旗蔽空兮,剑戟生霜。
志清君侧兮,气吞八荒。
腹心生变兮,壮士摧伤!
(空行)
建康秋深兮,木叶纷黄;
姑孰夜雨兮,寒月如霜。
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