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朝野都传王爷忠勇,谁来追责?且当此蛮乱之时,荆州更不能乱!所以王爷不但无过,反而有功!最坏也是个戴罪立功,小惩大诫,绝对不可能重责!”
陈启铭立即道:“那也不可!台使被杀,何等大事?!朝廷岂会不派人案验?”
李敬轩嘴角浮笑:
“案验?若无战事,自然案验。可大战一起,平乱为首,查案反倒不再重要。等王爷统兵在外,征剿蛮祸,朝廷就更不会派人赴荆查案,祸乱军心。即便真要查,那也是在平蛮之后的事,不过那时候王爷平蛮立功,谁还来翻旧案?就算要来翻,也早时过境迁,还能查出什么来?到时王爷兵强马壮,大权在握,任他们去翻,也翻不出什么浪来!即便翻出,我们应变的胜算,也会比现在大很多。
再说平蛮哪有那么容易?东面打打,西面打打,只要想打,那总有的打。是大打是小打,那就要看到时候的需要了......”
这番话并没有说服陈启铭,他皱着眉,连连摇头:
“不妥不妥,还是不妥。刺杀台使,罪同谋逆......”
李敬轩“哈”了一声:
“交通蛮部,市易甲仗,暗蓄钱粮,秘募私兵,这么多罪名若是都扣下来,和谋逆有什么不同吗?这么多大罪都犯了,杀个台使算什么?”
郭文远马上道:
“这不一样!这些事都限于荆州,只要我们做得够隐秘,便不会引人注意!就好比现在,若非国公子被劫,岂能引来台使?
但台使一死,必定震动朝廷!且自太祖皇帝始,我朝尚未有杀台使之事!天子会怎么做?朝廷会作何反应,谁也说不准......”
李敬轩扬手打断道:
“根本不需要说准!只要我们挑起蛮乱,战事一起,便是大局!在这个大局面前,任何情绪,任何反应,都要让步!诸蛮一乱,荆州便是前线!便是朝廷想做什么,也不得不有所顾——”
陶睿急声道:“你不要太小看天子,太小看朝廷诸公了!南蛮杀使这一手虽然看似顺理成章,但想就此瞒天过海,却也没有那么容易!”
李敬轩目光如炬,声音咄咄:
“我之前说了,战事一起,便是大局!在这个大局面前,无论是对台使死因的无端质疑,还是对王爷个人的无端猜测,都要搁置!没有真凭实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