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方面是不得不仰视的程度。
她之前认为他是起于草野之中的、有特殊际遇、类似苏秦、张仪一类的人物。可就算苏秦、张仪,也得有老师吧?就算天才颖悟,读书通世事,可哪种书上会讲微笑的时间?讲什么碎表情???孔明隐于南阳而知天下事,但即便诸葛武侯也不能自己从书中学会一种语言吧?他刚才说的是什么语言?
萧宝月曾经想过查王扬的身份,可没头没尾的实在不好下手,唯一的线索是那几个戍卒的口供。但北谍什么的明显是王扬在胡扯,与他一起出现的几个人现在又死无对证,更重要的是她在荆州能动用的力量极其有限,一来没有精力去查,二来也怕引起不必要的关注,反而漏了行迹。
其实不查也无所谓,她来荆州是下棋的,只要这棋子移到她需要的位置,那她又何必去管这颗棋子的来龙去脉?不过是一颗棋子而已,用完就可以丢掉。但她实在不能不好奇,不能不疑惑,所以她明知道王扬不会告诉她答案,但还是忍不住问出口——“你到底是谁?这些东西都是从哪学的?”
王扬自然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
“你想学吗?”
萧宝月看着王扬,露出一丝费解的神色。
王扬与萧宝月对视,认真说道:“如果想,我可以教你。”
萧宝月油然一喜,下意识点头,随即猛然惊醒,拍案怒道:“你竟敢诱导我!”
萧宝月用词不准确,王扬所做的,是操纵。
要操纵,首先要有关系。
单人不存在关系,两人以及两人以上的交往便可能形成关系,比如买卖关系、朋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等。而每一段关系都存在影响力和说服力,小到今天去哪家餐厅吃饭,大到决定是否向邻国开战。当有人试图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和说服力引导决策、掌控事件走向时,操纵就产生了。
操纵的核心逻辑在于得失。有想要得的,则可能被诱;有担心失的,则可能被牵,几牵几诱之中,便易踏入陷阱。
王扬自从“登堂入室”开始,便反复让萧宝月陷入情绪波动之中,并时不时地给她施加心理压力,讲课中若有不如意,便毫不客气地中断授课,让萧宝月在“想要王扬授课”(得)和“担心王扬中断讲课”(失)中徘徊摸索,逐渐向被动、弱势的地位转换。
而王扬也不断抛出新的诱饵,从治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