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罢。既来之,则安之。
反正自己一定不会考中。古人对笔迹十分的看重,认为字如其人。写得一手好字的人自然倍受青睐。而自己那狗刨般的字迹,一定会首先被刷下来。
毛笔字可不是一般的难。何况柴瑞才学了几天而已。
一想到这,柴瑞还是很开心的离开考场。李少安啊,李少安,难道你不知道我的字可入不了那些考官的眼。
其实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柴瑞是不可能考上的。那些大儒,对如此丑陋的毛笔字,见了就反感,怎么可能会看下去。
可是意外就偏偏发生了。
当然这意外和李少安无关,却和另一个女人有关。
那个女人就是杨素素。
杨国忠把持着朝政,虽然已经权倾朝野,但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杨国忠自然不会放过科举考试。杨素素虽然是女人,但是在杨家,很多事情都是她在暗地里处理。也只要在大唐,女人才有掌权的地位。
当杨素素知道柴瑞出现在考场,自然是大吃一惊。他怎么进去的?没人知道。还有更奇怪的事。柴瑞在考场一直是昏睡在那,知道考试快结束才醒过来?到底柴瑞在搞什么名堂。柴瑞是那种不在乎功名的人,怎么会无端端的出现在考场呢?
当然杨素素更好奇,襄阳第一才子会写出什么文章来。以杨家的当时的地位和权势,临摹一份柴瑞的文稿根本不是问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shang)汤(sha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