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冥冥之中却又好似有人在拿着鞭子在后面驱策着他继续大踏步向前。
想要做的事实在是太多太多,让他反而感觉时间愈发的紧迫和不够用。
突破化神,再费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化神境界的种种之后,钟立霄就打算将得自圣师孟老学究的通天灵宝戒尺修复。
对于这断掉的戒尺,钟立霄那还是相当感兴趣的。
当初孟老学究就是凭借此戒尺,量人量心量距离,将懂得空间之道的他都给逼的有种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感觉。
更何况,现在的孟老学究还成功证道。
研究此戒尺之中的儒道秩序,本质上就是研究孟老学究的道。
对于钟立霄来说,任何一位道主的道,那都异常具有价值。
尤其是儒道秩序,和三才之道中的“人道”非常的契合,若是能够研究透,说不定还真能让他掌握更大规模的三才之力。
而这也是钟立霄规划好的前进方向之一!
事实上证明,儒道相较于佛道两家,那也的确是有非常独到之处。
道家更加讲究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于修行方面更加强调个人的大逍遥大自在;
佛家更加强调众生皆苦,修行的目的则是为了断除烦恼、消除业障,超越世俗的苦难,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安宁;
而儒家却是有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想法,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
若要简单概括的话,那就是儒家更加注重个人修养,追求建功立业,致君尧舜上。
而放诸到修行之上,那则是格外强调“人定胜天”。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