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彻底不一样了。
任何大道那就是直指大道本质,完全可以删繁就简,摒除一切里胡哨的内容。
不仅如此,白老祖这一部分道悟,还可以和地师对于大地和土法的理解相互印证。
二者虽然领悟多有区别,但又拥有很多殊途共归的地方。
譬如。
二者对地脉对大地的理解!
就拿“山”来说,总体理解也无非就是“重”、“大”、“固”、“运”。
重大固,本质上都是山之表象层次。
至于“运”则是将之和人文联系到一起,“地气汇聚,造化所钟”、“龙脉走势”之类。
而除了这些相似之处之外,地师和白霆远又难免走向了分歧。
白霆远对山的理解,加上了“动静”和“天柱”。
而地师则更加倾向于将天地阐释为.人体和宇宙。
尤其是这方面,地师宫看似和外界联系不深,但实际上却是深刻扎根大地。
此外就是,地师宫之内,地师所创造的那个“道德加身”模式,那还真是相当的逆天。
钟立霄也没有隐瞒,当即将他这部分感悟,也分享回馈给了白老祖。
《地皇经》的内容他不便透漏,但是这些直指本质的理念,却是可以交流分享。
白老祖闻言,一时也是喜不自胜。
这可是一位道主的证道之法啊,单单只是一个思路,那就能极大的丰富他的大道。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