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青春的狂热期,“泼冷水”的话是听不进去的。
陈墨只是笑了笑,道:“不会你们粉圈也有鄙视链吧?”
“那倒没有。”陈月熹摇头,“我们除了同担,对其他团的粉丝群体都一视同仁,属于互相瞧不上。”
陈墨闻言,也是一乐。
陈月熹倒还不忘正题,“大哥,你还没说到底为什么内娱的偶像这么不争气呢?”
“嗯这里面有多方面的原因吧。”
陈月熹眨了眨眼,静静等待着下文。
见小丫头这么想了解,陈墨倒也没敷衍,他想了想,道:
“简单来说,我们国内的偶像产业‘有市场,没土壤’。”
陈月熹不解,“什么意思?”
陈墨解释道:“有市场很好理解,看看你们那些粉丝群,每次自己粉的偶像出张专辑,是不是个个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去钱打榜。”
陈月熹自得道:“嘻嘻,确实,我们中粉帮自担冲销量冲数据,可是很厉害的。”
陈墨没理会这种“韭菜”思想,只是继续说道:“没土壤呢,是说我们国内的经纪公司并没有一套相对应的偶像培养体系。”
“南韩偶像团体的成功建立在成熟的练习生制度上。一个练习生从选拔、训练到出道,通常需要3~7年的系统化培养,涵盖声乐、舞蹈、语言、形象管理等多方面。”“而内娱的偶像团体则多依赖于选秀节目的‘速成’,通过平台的短期曝光快速组合成团,只追求短期变现,缺乏后续的长期投入。”
“其中原因主要是偶像产业生态环境的不同。国内没有专门给偶像的打歌舞台和打榜平台,像南韩会有《音乐银行》、《人气歌谣》这种专门给偶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