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倒是不必怕他,虽说文彦博有过镇压贝州起义的经历,但如今的大宋,早已是千疮百孔,他纵有通天本领,也独木难支。
朝堂之上帝后相争,双方明争暗斗不断,政令难以统一。
文彦博身为臣子,每次上奏都要在二者之间小心翼翼周旋,稍有不慎,便会陷入宫廷纷争,引得一方猜忌。
如此一来,他又怎能心无旁骛地指挥作战?
而赵卨率禁军抵达河中府后,放任士兵掠夺百姓,致使民怨沸腾。
即便文彦博接手后进行整顿,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短时间内恢复军队士气,重塑百姓信任,谈何容易?
况且,朝廷不重用章楶这等经验丰富的老帅,反而担心他向我们投诚,用没有作战经验的刘挚来夺取了章楶的权力,呵呵,天助我也!”
说到此处,苏允脸上浮现出哭笑不得神情,道:“此事对我们总是好事,不过我总是想起当年我效力大宋时候,他们这些人亦是这般拖我后腿,便觉得又是痛恨又是无奈,忍不住便要苦笑。”
平子澄笑道:“这不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推翻宋朝的原因么,赵家人这般愚蠢,正该让我们去取代他们,振兴我们煌煌中华,重现汉唐雄风!”
苏允闻言笑着点点头道:“没错,对我们来说自然是好事一件。
清澜,接下来的布置一下,文彦博此人虽经验丰富,却也并非无懈可击。
他习惯凭借过往经验制定战略,这就容易陷入思维定式。
之前咱们放出东路重兵的假消息,他便不假思索地调集重兵前往东路,这就是明证。
再者,他年事已高,精力大不如前,长时间的战事消耗,身体能否支撑,也是个大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