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中寻到了一丝曙光。
洛党在朝中盘根错节,根基深厚,程颐凭借渊博的学识和刚直的品格,在士大夫阶层威望极高。
若能将洛党重新召回朝堂,既能制衡以范纯仁、吕大防为首,势力庞大的朔党,又能借助程颐对苏允的了解,制定出克敌制胜的平叛策略!
想到此处,赵煦大步走到案前,用力拍了拍桌面,高声吩咐道:“来人,取笔墨!”
很快,笔墨纸砚整齐摆放于案头。
他深吸一口气,铺开宣纸,提笔悬腕,笔下的密信,言辞恳切,满含对程颐的敬重与期待。
写完后,他微微倾身,轻轻吹干墨迹,随后小心翼翼地将密信装入密封的匣子。
赵煦招来最信任的心腹太监,目光如炬,郑重吩咐道:“你即刻出发,务必将这诏书亲手交到程夫子手中。
一路上不可有丝毫懈怠,不许与任何人谈及此事,若有差池,提头来见!”
太监双手接过匣子,“扑通”一声跪地叩首,声音发颤:“陛下放心,奴才定不辱使命。”
说罢,便怀揣匣子,匆匆消失在夜色之中。
赵煦望着太监离去的背影,长舒一口气,紧绷的肩膀微微放松。
此次召回程颐是一步险棋。
朝堂局势本就错综复杂,各方势力暗流涌动,洛党重返朝堂,必将打破现有的权力平衡,引发各方势力新一轮的激烈较量。
但为了夺回亲政大权,拯救大宋于水火之中,他已没有退路!
随后几日,赵煦表面上依旧按时向高太后请安,言行举止间,一副潜心向学的模样。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