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洛阳梅氏,占据了洛阳文化产业的半壁江山。
这梅氏原是宣城人,后梅尧臣来洛阳,便随之而来,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如今的梅氏,其文学影响力可延伸至书院经营、刻书坊运作或藏书楼建设,形成集诗词创作、典籍刊印、文人雅集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链。
据周行己几人调查,梅氏或掌控洛阳本地雕版印刷资源,刊印经典文集、文人作品及梅主题诗画集,已经形成对洛阳文学传播领域的主导。
而且,梅氏还拥有一个大型梅园作为洛阳的文化地标,如唐代成都梅林传统一般,梅氏通过举办赏梅诗会、梅画展览、文人茶宴等活动吸引士族聚集,同时衍生出园林设计、卉培育、宴会承办等产业,成为洛阳雅文化消费的中心场所。
可以这么定位梅氏,程学或许是洛阳学术的巅峰,但在做文化经营上,梅氏才是洛阳真正的主人!
当然,这也是因为梅尧臣留下来的余荫。
梅尧臣在后世的名气不大,比起欧阳修、苏东坡的名声要差得远了,但在大宋,梅尧臣的名气却是极大!
他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与欧阳修一起推动了宋代诗歌的革新运动,因此在当时就受到了许多名人的提携和支持,如欧阳修、尹洙等人都对他给予了高度评价,欧阳修甚至自认为诗才不如梅尧臣。
正是因为梅尧臣的余荫,因此梅氏在洛阳的经营才这般顺风顺水,几十年时间,已经是占据了洛阳文化产业的半壁江山。
至于梅氏为什么会有一个大型的梅林,则是因为梅妻鹤子的林逋所赠送,后来梅氏在林逋梅林的基础上继续种梅树,发展为洛阳有名的景观,然后梅氏开始运营梅林。
梅氏也因梅林而开始发家,后来逐步涉及出版等经营,经过二三十年的经营,梅氏才有这般规模。
梅埛乃是梅尧臣三子,大哥梅增阴荫在福建当官,二哥四弟尽皆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