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的这些东西,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细节,全都是清晰可辨的。
甚至苏允还用自身的经历给这些东西做佐证,也就是说,这些理论都是苏允亲身去实践过,被证实的东西!
而苏允通常还能够总结出来方法论,也就是指导人们用什么方法去做这些实践的东西。
比如说苏允提出来用矛盾论、实事求是这些方法论,又拿出来一些调查的方法,告诉太学生们,一旦对某些问题存在疑问,便可以用这些方法去进行调查取证。
到得此时,太学的师生们这才恍然大悟,这位能够在各个领域取得这么多的成就,原来已经早就悟道了。
他所讲的这些东西,已经不是单纯的术,而是已经是近乎道了。
尤其是读过苏允所写的孟子集注以及四书章句集注的太学师生,对其理解更加得深刻,此时他们油然而生一种感觉:小苏学士,着实是学究天人啊!
课后,太学教授们找到了太学祭酒,要求单独给苏允开课,祭酒自然不会忤逆众议,祭酒也是朝廷大臣,自然知道苏允的情况。
虽说太后、司马光等人有意将苏允排除出朝堂,但苏允毕竟是经义大师还是翰林学士,这样的人要讲学什么的,自然是不能阻拦的。
北宋这点还是好的,大家就算是政见上不同,但你要传你的学说,那也不会阻拦你,比如说司马光不得势,那他就窝在洛阳写书,还是时常上书抨击新法,但新法一派也不会说那你书也别修了。
程颐两兄弟讲学传道,也对新法时有攻击,但也并不会被禁止传学。
因此,这个时候的文化氛围算是颇为宽松的,太学祭酒也不担心会因此而吃挂落,于是很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太学教授寻到苏允,提出了单独开课的要求,苏允自然是顺势答应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