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领土,还了若是可以止戈,那么也没有什么不好。
至于其他的条件,除了岁币还可以商议一下,其余的尽皆可以应承下来。
高太后与司马光、文彦博商议之事传出去之后,顿时让有识之士大为愤怒,尤其是章惇,直接在朝会之上面斥司马光这乃是卖国之举,于是双方又再次争吵起来。
高太后本就对章惇这些变法派十分不满,见章惇如此,顿时有将章惇赶出朝堂之意,于是在高太后的授意之下,御史弹劾章惇在西北战事上决策错误,致使事态糜烂至此,建议朝廷将章惇贬黜。
于是高太后伙同王珪、张璪、司马光等人将章惇贬谪去地方任职。
蔡确倒是为章惇说话,但终究是拗不过大势,只能眼睁睁看着章惇被贬出朝任汝州知州。
而在之后,高太后召回吕公著、范纯仁这些旧党,连同苏轼那边也发去任命,将其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这就是意味着朝廷已经要重新启用苏轼了。
蔡确见到这么多的旧党回归朝堂,知道新法一党已经是走到头了,便赶紧自请外任。
然则高太后却是拒绝了他的请求,以蔡确需要做先帝山陵使,不可在此时外任的理由拒绝。
随后御史刘挚、王岩叟接连弹劾他,担任贤弟山陵使时,灵车出发的前天晚上,他不在外住宿,在路上又不侍从,回来后,还不请罪。
随后又弹劾他在熙宁、元丰年间,冤假错案和苛政,蔡确由头至尾都参与了,因此应该严加审查云云。
九月底,蔡确因为各种罪名被罢为观文殿学士、知陈州。
至此,蔡确、章惇都被贬谪出朝堂,随后引北方大士族代表韩缜为右相,并用韩缜两个侄子为列卿,又让司马光为参知政事。
而王珪那边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