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治理疏浚河道等。
甚至还用于侍候和迎送官员、邮递、开荒等。
而在战争中,厢兵往往充当运粮队,特殊情况下才用于战斗。
因此,厢兵训练教阅极少,劳役负担沉重,素质差,地位低,俸给少。
至于厢兵为什么被这般使用,原因还是在于兵源之上。
厢兵主要来自招募,凡召募之兵,壮健者选充禁军,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则充厢兵。
另一部分以谪发罪犯充当,如宋法律明定,“牢城指挥以待有罪配隶之人”。
此外,还有一部分来自禁军的“落厢”者,即“禁军有退惰者,降为厢兵”。
也就是说,这些基本上都是从禁军中淘汰下来的,要么是身体不够强壮,要么是没有什么战斗精神,因此不受重视也是正常。
而乡兵则是不脱离生产的地区性武装组织,大抵与后世的民兵相似。
其成员不隶兵籍,粮饷器械由本乡自备,定期参加训练,战时守卫乡土。
其名号繁多,如河北、河东神锐,河北、陕西强人,陕西砦户,河东、陕西弓箭手;
河北、河东、陕西义勇,河北、京东弓箭社,川峡土丁,川峡壮丁;广西土丁,广东枪手,福建枪仗手等。
乡兵的训练,多在农闲季节进行。
仁宗时,广西土丁每年冬天利用农隙教阅,练习枪、镖、牌三种兵器。神宗时,土丁自十ー月至翌年正月,“均作三番”,每月轮教一番。
英宗时,河北强壮以时教阅,“农隙分曹角射,岁终都试,以示赏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