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赵顼忽而想起西夏使节以及辽国使节的跋扈,这两国使节之所以这般跋扈,连西夏打了大败仗都敢提那么过分的条件,其原因便在于,他们知道大宋也已经是打不动了!
既然知道大宋打不动了,那他们便有要挟的底气。
说到底,还是弱啊!
赵顼忽而想清楚了许多的问题,问题想清楚了,心里便坚定了起来,有些悬而未决的事情也该有所决断了。
是的,关于苏允酬功的问题也该提上议程了。
此次大胜,原本是该马上商议封赏的问题,但君臣尽皆将注意力放在与辽夏的谈判之上,却将本来应该定下来的封赏给忽略了。
然而,是真的一下子忽略了,还是君臣都在暂时的回避问题,这谁又能够说得清楚。
但是这会儿赵顼心里却是想得明白了:英明君主应当量才而用,官场规矩就不该用在这些天才身上!
大宋多少年才出现这么一个军事上的天才,若是不能好好地用他,让他助自己成就功盖先祖的英明神武的帝皇,岂不是辜负了老天的一番好意?
既然如此,就该大胆的拔擢他!
于是,赵顼召集来宰执们,商议给苏允封赏的问题。
只是这一次不仅王珪张璪等人反对,连着蔡确也是不敢多话,连章惇也颇为保守,劝他对苏允的封赏需谨慎一些。
赵顼自然知道诸重臣的意思,但他依然坚持,最后几方达成了妥协,终于将对苏允的封赏给定了下来。
甄时选没得消息,带着任命书再次赶往西北。
而任命书上,苏允连升七阶,从朝散大夫升至正议大夫(从三品),并加为翰林学士,鄜延路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