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都头赶紧过来,道:“官家?”
赵顼指了指耳环道:“你曾在西北与西夏军交过手,你看看,这个东西你可识得?”这都头赶紧领命,凑近看了一会,道:“官家,这便是铁鹞子。”
赵顼有些奇道:“朕听说铁鹞子是重骑兵,而这些却是轻骑兵,是哪里出了问题?”
都头赶紧道:“世传铁鹞子一共三千余人,分为十队,每队300余人,队长都是“皆一时之悍将”,实行世袭制度,采用鱼鳞阵。
什么“以铁军为前军,骑善马,重甲,刺斫不入;用钩索绞联,虽死马上不坠。遇战则先出铁骑突阵,阵乱则冲击之;步兵挟骑以进”。
然又“有平夏骑兵,谓之“铁鹞子”者,百里而走,千里而期,最能倏往忽来,若电击云飞,每于平原驰骋之处遇敌,则多用铁鹞子以为冒冲奔突之兵”。
这两种形容明显是冲突的,既然是重甲,那便难以倏忽往来,若要电击云飞,那便难以钩索绞联。
卑职在西北呆了过年,与西夏骑兵打交代不少,其实铁鹞子根本不是所说的那样。
铁鹞子既有重甲,也有轻骑,只看执行的是什么任务而已,而且,也不仅仅只有三千人。”
赵顼闻言眼睛大亮,道:“也就是说,这些便是铁鹞子?”
都头点头道:“卑职再看看。”
都头赶紧来回看了一遍,然后回来道:“官家,这些人是党项人,耳环的确也是铁鹞子专用的耳环,这两样证据在一起,卑职只能判断他们是铁鹞子。”
赵顼站着不知道想些什么,但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盛,到得后面,竟是笑出了声,还笑出了眼泪。
赵顼一边笑一边流眼泪,道:“这就是大宋军队闻之丧胆的铁鹞子!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