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廷这边各说各话,而李元昊并没有停止入侵的脚步。
康定二年,他又率十万大军进抵渭州。
韩琦急忙派大将任福率一万八千人前往抵御。
结果,任福轻敌冒进,在好水川中了夏军的埋伏,他本人战死,宋军几乎全军覆没。
好水川之战后,宋廷对范仲淹“持重防御”的观点愈加认可。
而在当年,李元昊再次领兵十万,进攻镇戎军。
结果,没有吸取教训的渭州知州王沿,派遣葛怀敏率军一万主动迎敌。
葛怀敏被西夏人诱到定川寨的埋伏圈中。
因为寨中无水,葛怀敏只能率军突围,结果其本人战死,余部近万人被俘。
李元昊于是乘胜大举入寇,深入宋境六七百里,烧伤劫掠,如入无人之境。
三战全败,一时间大宋朝廷上下尽皆患上恐夏症。
大宋朝廷上下,尽皆认为,绝对不可以与西夏打野战,于是这堡垒进筑的战略彻底成为了国策。
苏允对此亦是十分了解,也对这个策略比较认可。
因为这与西夏人大战的特点有关。西夏人战时当兵,闲时为民,装备衣食全部自给。
他们出征时,往往只带一个月的口粮,除了作战部队,还配备战斗辅助人员随时掠夺军资、粮草、俘虏、牲畜、财物,以解决军队给养不足和本国劳动力、兵员短缺问题。
这种后勤补给方式,让夏军拥有轻便灵活的特点,夏军的精锐骑兵“铁鹞子”,既可以快速进军,长途奔袭,也可以在西北的丘陵沟壑中辗转腾挪,让只靠两条腿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