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不过跟这时候的苏轼比没有什么意思,跟苏辙相比算是比较有代表性一些。
开封府官吏看到了一颗冉冉升起的官场明星,于是除了开封知府外,其余官吏只要是够得上苏允,或者说跟苏允有些往来的,要么请苏允赴宴,要么给苏允送礼。
有些可以退,但有些是推不了的,苏允颇是喝了几顿酒。
几日之后,苏允稍微安排了一下府衙这边的事情,便前去国子监那边入职了。
这一次是跟着吏部的人一起去的。
元丰改制前,这些权力归审官西院与审官东院,改制之后,铨注之法全归吏部,撤销审官东院而改为吏部尚书左选、主管寄禄官在京朝官和职任非中书除授的文臣。
又撤销流内铨而改为吏部侍郎左选,主管从初任到选人的文臣。
撤销审官西院而改为吏部尚书右选,主管升朝官以上和职任非枢密院除授的武臣。
撤销三班院而改为吏部侍郎右选,主管副尉以上到从义郎的武臣。
所以这会儿领着苏允去就职的乃是吏部的官员,原本像苏允这样的小官,其实派一个吏员带着去就行了,但苏允的身份不一般。
吏部的官员每日都在研究人,对各种官员之间的关系更是了如指掌,自然知道苏允与章惇的关系,对官家对苏允的看重更是十分清楚,自然不会轻忽。
于是吏部陪着苏允去就职的是尚书左选的吏部员外郎,他自我介绍叫刘奉世。
这位可不是无名之辈,乃是颇为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属于元祐党人之一,与江南西路临江军新喻的刘敞、刘攽并称新喻三刘。
这刘奉世不太说话,为人颇为安静,不过对苏允倒不是无礼,可能就是性情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