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聊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自然没有人去打扰。
今夜夜色如水,感觉颇为清冷,但苏轼却是十分高兴,他与苏辙笑道:“子由,咱们有许多年没有在一起赏月了。”
苏辙想起这些年兄弟二人各地为官,相处的时间寥寥无几,而过几日之后,兄弟二人又要各分东西了,到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再见面,不由得唏嘘起来。
苏辙唏嘘过后,与苏轼道:“兄长自去黄州,到时候我自带着两家老少,从南都登船,经汴水,到淮扬,过金陵,溯江而上,先将自己一家暂且留在九江,然后我再专程护送嫂侄等前往黄州,兄长莫要担忧。”
苏轼闻言点头道:“那就辛苦子由了。”
苏辙摇头道:“兄长这回可是吃了不少苦头了。”
苏轼摇头道:“在御史台的时候是吃了不少苦,我甚至都认为自己出不来了,唉。”
不过他随即振奋起来,道:“此次路上却是觉得没有什么苦,主要是因为苏允得力,这一路上得他安排,竟是觉得赶路亦是人生一大快事了。”
闻听苏轼说起苏允,苏辙倒是有了兴趣起来,道:“今日听兄长说了苏允之事,他应该是咱们苏林堂兄的儿子吧?
苏林堂兄我记得是十年前便去世了,苏林堂兄去世没有多久,堂嫂也跟着而去了,苏允这些年是跟着谁长大的,兄长可知道么?”
苏轼倒是诧异道:“你竟是知道苏林堂兄和堂嫂去世了,我却是不知。”
苏辙笑道:“兄长历来不太管这些事情,我不得管起来么,族中的事情我倒是常常知道一些,不过更细节的却是不知了。”
苏轼点头道:“听苏允说,他父母亲去世之后,便是他自己一个人生活了,族里只是让他去族学里上学,其余的基本上不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