妆。
盛明兰不情不愿地准备银子,心里却在滴血。
数日后,一个精致的螺钿盒子送到了王氏桌子上,里面是厚厚的一摞银票。
王大娘子和如兰得了银子,倒也不亏待自己,翠宝斋的珠钗,琉璃阁的羊脂白玉,瑞和祥的绸缎,不要钱似成堆成堆的买,如兰当年十分羡慕那支金掐丝嵌翠玉翘头的转珠凤钗上的拇指大的珠子,于是满京城的珠宝阁里寻明珠,终于让她找到了一条价值不菲的珍珠项链,据说是前朝皇宫里流出来的,颗颗都有拇指大,滚圆明净,璀璨耀眼,带出去招摇一番,京城其他妇人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如兰幼年时,盛老太太曾经拿出一块珍藏了许久的上好玉料,请翠宝斋的当家师傅雕成玉锁,送给了盛明兰,那枚玉锁玉色温厚,质地润泽,手工又精细又漂亮,竟比如兰和墨兰的都要好。这件事,如兰也一直记着,这次花大价钱打了一对沉甸甸的羊脂白玉玉镯,玉色润白,质地细润,但隐隐约约透出翡翠的水色,玉雕师傅一双巧手,把绿色的玉雕成了朵朵晶莹剔透的绿牡丹,匠心独具。
盛明兰看着王氏和如兰身上多出来的衣服首饰,只能强颜欢笑,本来,这些应该是她的银子。
郁闷的不止盛明兰,还有文炎敬。当初一开始听说侯府要赔钱,文炎敬表面做出一副痛心疾首却又无可奈何的样子,其实他打心底里高兴,因为如兰得的这笔银子,迟早是文家的,即使现在不肯拿出来给文家花,百年之后,也是文家儿女的。他就不信了,两个女儿出嫁,如兰能不补贴嫁妆?过几十年如兰弥留之际,她能不把银子留给儿孙?
因此,如兰流水一样花钱,就像从他的兜里掏钱一样难受。更雪上加霜的是,顾廷烨当初打包票说好的巡盐御史,被开封府尹包拯截胡了,包大人另外推荐了一个颇有清名的后生,如今已经准备好走马上任了。
而如兰也并未如他所想的一样继续好好回文家过日子,从那日起,两人便分房而睡,文炎敬即使要睡在小妾那里,如兰也不管,但是放出话来,无论多出来几个庶子女,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