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舒转头推着小车过去,笑嘻嘻道:“今日多增了两味汤,不来早点,怕卖不完呢。”
有的学子礼貌的冲她摇摇头,也有的学子没吃早饭正等着去私塾门口买着吃,闻言便问:“小娘子这卖的是什么呀?”
“好嘞。”文舒手脚伶俐的将馒头捡好,递给妇人。
只不过,去的却不是巷口而是折身回了刚刚出来的屋子,院门被推开,里头隐隐传来女人的咳嗽声
“二陈汤”的成分和制作方法挺讲究。
“好了,嫂子可端好了。”文舒招呼一声,将打好的二陈汤递到妇人手中,随即又将打开的木桶盖重新盖上。
少年看了她一眼,摇头道:“不用了。”说着,接过馒头抱着箱子就走了。
右边则依旧座着一个大箩筐,也用袄裹了。里面装着近百个馒头,馅料却都是平常卖得最快最销的那两样,酸菜肉渣和白菘肉渣。
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甘草炙一两半。煎茶时,每服四钱,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份,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此时正是去私塾上早学的时候,文舒刚进巷口,便见三三两两穿着学子文衫的少年,抱着书箱往巷外走。
说罢,女人便扭身回屋去取盛装的碗具去了。不一会便端了一个大瓷碗出来。
推着车在寂静的街上走着,两边的摊贩原是想招呼她一下的,可当看到她车上推着的东西似乎是吃食时,便又将招呼的话咽了回去。
早起喝一盏“煎点汤茶药”,是宋朝城里人的习惯,而”二陈汤“便是宋朝最流行的一种煎茶。
“肉渣?你这馒头馅里搁了肉渣?“有两个学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