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寒意,法衣也有抵御寒热之效,但这身轻薄道袍在少清山的寒风里飘摇,总觉得不合时宜。而且,露在外面的头面、手足,在这山头寒风里,还是觉得不太舒服啊……不见洗砚幼蕖他们几个,竟然穿着薄袄!
祁宁之看看自家身上冬暖夏凉的法衣,顿感有些不合群。可又不觉得,不穿法衣,难道要像凡人一样换洗四时衣裳么?
祁宁之跟在洗砚身后将少清山凝碧峰一带看了个大概。
在高处远远看到有两处极大场地的,据洗砚所说,那两处场地,一为每日间弟子们练习法术的演武场,另一处是凌砄平日传授道法的双清楼。
时值严冬,朔风冬阳,少清山上下却无萧瑟之感,山坡上仍有草木碧色未凋,又有灌木繁生,高树嘉秀。许多落叶树木已只剩光枝,却仍精神挺拔,不露颓败之意,显是平素维护得极好。
散落在山林中的十几处房舍,或茅檐、或竹篱,或白墙青瓦、或朱栏玉砌,或野趣盎然、或玲珑精巧,质朴的未见粗糙,华美的不失清雅,风格各异,却又分别与周遭环境极为和谐。
祁宁之出身世家大派,又是师从知非真人这样的名师,眼界既高,见识亦广,他半日看下来,亦在心里暗暗称道——难怪师父放心把他丢在少清山!
这山上布置不仅透着匠心独具,还暗合天人合一之理,单看这山林亭台的浑然一体,竟隐隐流泻出一丝天然道韵。
果然不是一般山野之地!
恭维主人本是做客应有之义,而且这里真不用说违心之语,确实有诸多佳处值得夸赞。
祁宁之跟在洗砚身后不住点头言妙,洗砚见他态度真诚,所夸之处也极在关窍上,显是真懂,不是假假客套。何况少清山人对自己的家本来就是极为自豪自信,只是平时少有别派弟子来逗留欣赏。
这回听得祁宁之一番夸赞,洗砚深觉得他不愧为知非真人的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