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江在密函中未曾明言,或许是因当日圣旨未下,甄家罪责未定,有不便深究彻查之处。
还有一种隐晦的原因,就是王彰江欲擒故纵,种因求果,愿者上钩,罗织罪名的手段。
这样的阴森伎俩,在锦衣卫衙门并不算稀奇。
但因这类手段过于晦暗,大违司法正律,极易留下话柄口实,成为日后获罪的祸根。
所以大都会隐晦行事,即便同衙同僚,彼此之间都不会说破。
许坤身为锦衣卫主官,自然明了这等潜规则,看破也不会说破,大家心照不宣罢了。
甄家人真的入京斡旋,被锦衣卫抓住话柄入罪,其中功劳自然少不了许坤,他又何乐而不为。
所以,这等阴森之事,他即便再标榜忠于君王,也绝不会对嘉昭帝坦诚,不然他这指挥使就做到头了……
……
因此,他收到王彰江最后一份密函,便派出人手关注城中动向。
姚寿安和刘宝正家的首日入城,还没下榻安置,便直接去了荣国府,迫不及待找王熙凤游说。
倒是暂时躲过锦衣卫在城中耳目,但当晚他们入住甄家别苑,许坤便得到消息。
再回想王彰江密函所言,他自然安排人手,紧盯姚寿安等人的动向。
只是这些人两入神京贾家,并无其他异常之事发生,许坤原本想静观其变,守株待兔,以待所得。
实在没想到这种要紧时刻,有人向镇安府举告,使得事情过早发作。
既然金陵王彰江能察觉甄家北上动向,自然也会有其他有心之人,查探到甄家此番举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