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好冷啊,我在东北玩泥巴……
“继续做土壤和砖块的分析实验!”
“黏土被烧成砖以后,化学性质的变化,怎么没有考虑进去?”
“加快速度!要是我们这里还没做出结果,那边窑已经搭好了,你们的论文就废了!”
学生们——以及邢窑考古队的研究者们,被张教授赶得手忙脚乱,恨不得一天工作18个小时。
就这样,都有点跟不上沈乐那边的速度,以至于张教授看到沈乐在工地上晃,都有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一把将他揪了过去,补充实验队伍。
就这样,也就勉勉强强,赶上了工作进度,终于在实验做完的同一天确定了龙窑的样式,找到了合适的烧砖用泥和泥浆配方——
是的,搭建瓷窑,在砌好砖头之后,还要在砖窑内部,抹上一层厚厚的、特制的泥浆,用以密封、防止漏气。
不同种类的耐火砖,要适配不同种类的泥浆,同样的泥土,加多少水,用什么步骤调配,调配到怎样才是“颗粒细腻、粘性强”……
每一个细节,哪怕之前在赣州那边做过,换了地区,换了泥土,都要一步一步亲手尝试。
幸好,沈乐这里,有经验丰富、亲手搭过古式龙窑的泥瓦匠师傅。
有对古窑非常熟悉,能够担纲一支烧窑团队灵魂,被称为“把桩”的烧瓷大师。
更有可以直接与瓷器沟通,用作弊方式,寻求答案的瓷妖——哪怕仅仅是“是”或者“否”这样的答案,也能帮上足够大的忙了!
所有人齐心协力,终于清理好了破损的瓷窑,定下了修复方案。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