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了,“近似酸性”是什么概念?
ph值到底是多少?
一般来说,这种窑炉用的耐火砖,多半是就地取材,烧砖的黏土不会距离本地太远。
问题是,冀州和赣州,直线距离足足九百公里,两地的土质不说千差万别,基本上也是毫不相干。
你在景德镇附近挖一块土来烧砖,很不错,最后烧出来的瓷器完美。
你在邢台附近挖一块土来烧砖,最后烧出来的,我去是什么破玩意儿?
“放心,没问题,这个简单。”张老师对此倒是胸有成竹。她随意点了一个学生:
“挖一块生土,再挖几块不同程度的红烧土,到实验室去检验。
把ph值测出来,寻找合适的土——你可以请教一下本地的工作室——然后,我们来仿烧耐火砖!”
“没问题,老板!”被点到的学生精神抖擞跳了起来:
“交给我!”
项目啊!
论文啊!
有项目,就有经费,有项目,就有论文。
别看这个题目小,古瓷窑耐火砖,国内还没有什么论文涉及。这篇论文写出来,他少说也能发一篇核心期刊!
说白了,当前许多文物保护方面的研究,它不是没课题,而是没有经费,也没有人手——
最关键的是没有经费,钱到位了,人手是可以从学校里长出来的,无非是他们这些核动力牛马,把劳动力往这边倾斜,或者往那边倾斜的问题。
难得师兄肯出钱,干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