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若说其有什么消息来源,那一定来自于城中张家主枝。我为何不直接去张府探寻,而要去找个欺世盗名的生员?”
徐恭想了想,不由点头。
没办法,这分析太过合情合理,让人无从反驳。
区区一介秀才能知道朝廷机密,凭什么?
肯定是源其有个曾当过朝中高官的堂兄,不然能说他是靠自己的人脉获悉?
谁信?
秦掌柜有些恼恨:“怪只怪,我到兴济后未查明本地官宦人家脉络,未曾想会在张氏一门上吃瘪,难怪都言本地世家大族中张氏排名未必最高,人际交往却最为广泛,诚不欺吾。你这就准备厚礼,我要亲自登门,会会张家主事老爷。”
徐恭问道:“现在去,会不会……有些迟了?”
秦掌柜摇头:“哪怕今日之事上已无从找补,但为将来生意,乃至我徽州商贾方方面面利益考虑,都需要提前打通关节,尤其不能怠慢各地手眼通天的豪绅。这次张氏一门提前通知孙府,而不知会我们,就是一种警告,可惜当时我们并未听信,反倒对孙当家为人冷嘲热讽,实在是……不应该。孙府那边,也需登门道歉。”
“这……分明是他们毁约在先……”
徐恭很不甘心。
秦掌柜道:“孙府在这生意上虽没有遵守契约,却也未见钱眼开,人家在粮价高处激流勇退,没有占我们丝毫便宜,还警告我们其中蕴含的巨大风险,大有仁义之风,你觉得换了别人会提醒我们?”
徐恭无奈道:“若他能说得再详细一些就好了。”
秦掌柜叹道:“当时说出来谁会信呢?毕竟这是多少年来的惯例……再说孙府能知晓多少内情?他们肯听张氏一门警告,足以说明大户们更愿意相信地方上有名望的官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