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孜省反倒宽慰起来:“覃公公,您莫要着急,只能怪眼下边关形势太过险恶……你说鞑子今年怎就这么不肯消停呢?”
覃昌道:“如果他们老老实实,还用边关将士作甚?今日你我来此目的又是为何?”
“之前的上疏,已经送去京师好些日子了,也没见回复。”
李孜省怅然若失,然后建议,“要不这样吧,咱就冒险走边路,让大同兵马护送咱一段路程,前面可以走慢一点,但只要出了大同地界,咱就抓紧时间赶路,日夜兼程奔赴偏关。”
覃昌皱眉不已,问道:“就如今边关形势,鞑子时常来犯,你到了偏关又能做什么?还不是要在那边等着?就这还得看偏关那边的巡抚和守将是否肯配合呢……”
李孜省道:“那也比我们待在大同枯等好多了吧?你说我们出了京师多少日子了?这才刚到大同镇城,你说几时能到偏关,又几时到延绥呢?更别说此后还有宁夏、甘肃等军镇,照这架势,来年开春咱莫说是回京了,怕是连最终的目的地都还没到呢。”
覃昌不以为意:“李尚书急着回去,咱家可不着急。”
“覃公公,话也不能这么说。”
李孜省试探地道,“您看,在下在京城周边地区有几垧地,平时也没谁耕种,回京后,定当送给覃公公您。”
覃昌听到这里,脸色总算好看了些,却仍旧显得不耐烦:“李尚书,你光是让我使力是没用的……你我的权力相当,我在西北的人脉还不如你,他们不会听我的。”
李孜省道:“不管怎么说,你还是司礼监秉笔,陛下跟前近臣,谁敢轻易得罪?况且这趟还是皇差!
“只要你我愿意上路,那大同本巡抚和总兵,就得为咱这路人马的安全着想,出了事谁也承担不起,杀头都是轻的。所以我的意思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