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瑞娜,请问你接到成的邀请函了吗?”
“克瑞娜,请问你会参加成的加沙演唱会吗?”
“克瑞娜,作为全球最知名的女歌手,你认为成丞选择在加沙冲突敏感期举办演唱会,会有什么影响?“
“克瑞娜,你如何看待成丞的音乐?”
“伯特·伊文斯质疑‘加沙演唱会精神可嘉,但实际上的作用,可能微乎其微’,同为歌手,您怎么看待大众对成丞的‘人道主义作秀’的批评声浪?“
“《滚石》杂志评论‘加沙演唱会既可能放大苦难叙事,也可能消费悲剧’,你怎么看?”
塞国,一场活动后,众多媒体记者将克瑞娜团团围住,麦克风如长枪短炮般递到她面前。
克瑞娜不可避免的被问起了加沙演唱会的问题。
事实上,不仅仅是克瑞娜,在当下这个敏感时期,欧美几乎所有的歌手都面临着这样的立场拷问:是支持加沙演唱会,还是反对加沙演唱会。
尤其是在塞国这个亲以国家,很多歌手为了不惹麻烦,都选择了含胡应对。
因为塞国的娱乐圈被希伯来人把持着,支持加沙演唱会无疑在得罪希伯来人,会让自己的事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塞国虽然标榜自己是个民主国家,人人都有选票,人人都有言论自由,可实际上,面对支持加沙难民的言论,他们却实行了最严厉的封禁态度。
当初,加沙事件刚刚被爆出来的时候,很多在校大学生在网上发表了支持加沙人民的言论,可他们面对的却是直接被开盒,个人信息及照片被挂到了广告宣传车的屏幕上,在学校里来回播放。
后续,他们还被开除了学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