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蒋庆之的风险最大,这是公论。
而原因很简单,其一,纵观历史,革新能成功的有几人?也就是一个商鞅罢了。就算是变法成功了,商鞅的下场却格外凄惨。
其次,儒家势大,蒋庆之又是墨家巨子,跟着他的人哪怕对外声称自己依旧是儒家信徒,依旧会被视为叛徒。
新政一旦失利,这些人将会面临极为惨烈的报复。
“不成即死。”张居正笑了笑,“下官知晓此事的后果。”
蒋庆之拿出药烟,今日他忙碌了许久,顺带来兵部问问卫所吃空饷的事儿,谁知晓兵部几个官员都说这是惯例,让蒋庆之勃然大怒。
惯例惯例,什么事儿都是惯例,恍若祖制。就如同有功名的读书人不交税,权贵不交税一般,这惯例始于何时?
可有规定?
没有,不过是既得利益者们的潜规则罢了。
一直以来无人敢去触碰这个潜规则,王以旂看了张居正一眼,说:“从五军都督府到兵部,到地方卫所,不少人都靠着这条路子发财。若是急切断了这条路子,会引发不少纷争……”
蒋庆之知晓老王是想用此事看看张居正的成色,便笑道:“不只是纷争吧?弄不好文武会合流反对新政。”
那些将领带兵厮杀是蠢货,但捞钱却是行家里手。这也是王朝兴衰的标志:官员是为了公事而忙碌,还是为了私利而绞尽脑汁。武人是忙于操练,忙于磨砺兵法,枕戈待旦,闻战则喜,还是拼命贪腐……
是前者,那么这个王朝离覆灭就不远了。
是后者,这个王朝蒸蒸日上。
当下大明的主流是前者,官员们蝇营狗苟,只为谋私利。武人们不管操练,不磨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