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他知道,她此时的心思并不在婚嫁之事上。
夕光中,二人的身影慢慢消失在甬道尽头。
春已尽,夏将立。
是夜,沐浴后的李岁宁披衣盘腿坐在窗边的矮榻上,焚着龙涎香,借着皎洁月色,执笔书写,落笔先见四个端正大字:《祭骆公文》。
两世为人,这是李岁宁第一次这样正式地写祭文挽词。
她曾说过,她的诗词造诣不算上佳,幸而文章写得尚可,只是与骆先生相比,自认还是云泥之别。
是以她书写间,认真自语道:“班门弄斧,贻笑大方,还望先生不要嫌弃啊。”
被月色浸染的笔下,未见华丽词藻,唯有平静叙述。
骆观临的出殡之期,在骆家人入京后的第十日。
世人讲求落叶归根,李岁宁也曾询问过骆家人是否要扶灵归乡,但金婆婆没有迟疑地做出了决定,要将儿子葬在京师天子脚下。
【天下之大,凡为其主所领,即皆为故土,其心安处,方为归根。】
【能伴在明君侧,见太平繁华景象,便是他最大的福分造化了。】
金婆婆含泪叩谢,如是说道。
于是李岁宁便让无绝和天镜在京郊外为骆先生择风水宝地,以泽及后代,造福来世。
而一应丧仪规制,同公侯之礼。
起先还有官员试图劝阻,但见罢那一篇《祭骆公文》,便无人再敢多言了。
那篇祭文中,交代了骆观临的一生。
其上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