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看,崔大都督何以不能呢?
李岁宁却默然了片刻,她倒不是觉得窃看信件有什么不妥——
归根结底,崔璟是因为占下了消息的先机,并拖慢了阿史德元利的动身时间,才会率先抵达,可他张口却先道,是因为她“开路在先”的缘故?
他当真很擅长夸大她的功劳,而将自己所行之事统统一笔带过。
李岁宁琢磨了一下,觉着若非自己足够清醒,只怕迟早要被他给捧成个傻子了。
崔璟浑然未觉得自己的思路有误——在这从未踏足之地,她带军先行,蹚出了这样一条血路,而他不过是看了封信而已,二者岂能相提并论。
汗王死,元利未必有再战之心,但若任由元利先行返回北狄,却未必不会给她造成威胁——接她回家是很重要的大事,不宜有丝毫侥幸怠慢。
他听了她的话,守好了家门,而除了守国门,迎她回家亦是他长久来的夙愿。
所以,他便自作主张先来一步,以断绝那些未知的“未必”。
这份心意崔璟未曾明言,亦无需明言。
紧接着,他说起李岁宁走后的战况以及各方动作,以便她对如今的局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那场飞火夜袭后,阿史德元利的行军变得更加谨慎,在北狄军中也招来了更多不满的声音,有些部落统领声称“不信邪”,执意率兵攻袭关口,却无一不遭到守关盛军的重创。
北狄军久攻不下,崔璟趁机发动了数次突袭,无一败绩。
再加上李岁宁攻占下的部落,开始向前线求援,那些本就损失惨重的部落族人唯有撤兵赶回后方——这恰是李岁宁深入北狄釜底抽薪的原因之一。
而在李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