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少不了游说和谈判,李岁宁并不认为唐醒先前的游说接触是无用的,而功劳全是她自己的——
若没有唐醒打下的基础,任凭她再如何引开提烈杀死提烈,也无法让那位王后突然间便自主地下定杀夫弑君的决心。
她与唐醒的行动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唐醒的功劳毋庸置疑,如此一来,不知免去了多少将士伤亡。
李岁宁半点不曾吝啬对唐醒的肯定及夸赞,单是带着这么多人活下来抵达目的地,已经是超乎常人的存在——他带去的人当中,有五名士兵丧生,却是因为患病,余下之人皆被他安顿妥当周全。
李岁宁从起初便知道,唐醒最适合做这件事,却也没想到他适合到如此地步。
而之所以让唐醒冒险前来,而非直接让身在北狄的眼线传信给王后,便是因为这桩合作注定不易达成,需要持久反复的谈判和游说,这中间所有可能发生的变故,少不得需要由心腹来灵活把控便宜行事。且敌国眼线只该存在于暗处,一旦直接出面与人交涉,便有被全部拔除的可能,多年心血将一夕间付之东流。
提到谈判,李岁宁便问唐醒:“那位王后都提了哪些条件?”
“她只让属下帮她杀了两个人,并保证她和公主的安全。”唐醒:“余下的,她想和殿下您当面商议。”
李岁宁:“杀了哪两个人?”
“一位是王庭护卫统领,死于汗王死后的第三日。”唐醒道:“另一人是北狄的小可汗,死在属下动身前夕。”
汗王之死让王庭大乱,混乱之下,有那位王后做他的内应,取此二人性命,便很轻巧了。
唐醒没什么怜悯之心,哪怕那位小可汗还只是个少年人,争斗哪里有不残忍的,人各有命,成王败寇而已。
“她给属下的杀人理由是,这二人疑心汗王之死,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