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彼此了解,她顿时察觉到了黄嬷嬷的不对劲,锐利的眼神直视过去。
“你觉着我说错了?还是说到了你的痛处?”
黄嬷嬷忙躬身道:“不敢,老奴只是想到了些陈年旧事。”
姚太后顿了下,“陈年旧事......你的出身?”
既然瞒不住,黄嬷嬷也就坦白道:“是,老奴想到自己。家里穷,爹娘没了活路,只能将老奴卖了。老奴当年心里有怨气,恨爹娘偏心,卖的偏生是老奴。当时老奴已经八岁了,弟妹都小,一个四岁,一个五岁,长不长得大还难说,哪卖得出去。爹娘赁了两亩薄田,拼死拼活耕种,租子要交给东家五成,余下的五成,也落不到自己手上,还要交各种杂税,徭役。若不交,差役跟土匪一样,冲进家里一通抢,将人打得半死不活。太后娘娘,穷人,他们要如何做,才能有出息?”
姚太后依靠着软囊,久久未曾出声。
京城外。
虞昉骑着马,在京城周围转了一圈。
京城内靠近皇城都住着达官贵人,越往外,越穷。住在城外的,都是些要进城做苦力的穷人,小摊贩。
出了这一圈,景致便不同了,良田一眼望不到尽头,各式精美的宅邸,坐落在山水田地间。
这些都是城内达官贵人的田地,庄子。
城外很热闹,小商小贩来回走动,在雍州军营帐外叫卖。
看到虞昉一行的马过来,有胆大的,还扬声问道:“雍州军何时攻城?快些打进去,我们好进城做买卖。”
向和从前面岗哨巡视回来,见状不由得又气又想笑。
京城还真是,连小商小贩都又精又大胆,不但想从他们身上赚钱,竟然还盼着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