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摇曳,沈长清坐在案前,陈渊海站在他身后, 俯身看着桌上的白纸。
很晚了, 两人还没有要睡的打算, 沈长清在白纸中间画了一条歪歪扭扭的曲线。
曲线分叉, 引出无数支流,这就是天齐赖以生存的最大水源, 若江。
陈渊海食指按着的地方, 就是若江的支流, 宣河。
宣河旁边还有两条大河泾、渭,三条大河像鸡爪一样分划三块大地——益州、泾川、平阳。
这就是整个三河流域, 陈渊海总辖地区。
泾河清, 流速慢。渭河浊, 水流湍。唯有宣河, 最适合漕运。
因此泾川景色宜人,多有富家公子豪游, 平阳交通险阻, 地域特色显著, 益州商贾云集, 乃整个中原经济最繁盛的贸易中心。
益州多为平原, 以天齐十分之一的耕地, 提供全国五分之一的产粮。
但正因其地势低畦,雨季之时,平阳高山流水汇入宣河多发洪灾。平阳旱季之时, 益州则因为位于平阳高山迎风坡,空气又湿又热, 多发蝗灾。
益州,就像是四面环山的小蒸笼,热毒散不出去,火却越烧越盛,乌云不断往里面注水,高山流水汇聚在锅底,常年湿热致使其土壤肥沃,生物种类繁多,适应能力超强,但同时疫病种类也变多变杂。
所以沈长清的计划,要分两步走。
“你怎么看?”沈长清用笔在代表泾川的四方块上画了个圈,又打了个箭头,指向益州。
陈渊海沉吟片刻,指着泾河,“通泾渭,中流速。”
流速中和,则平阳山路难,水路不通,难以与外界沟通的问题就可以解决。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