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先后嫁给父子、叔侄、兄弟四个男人,命运着实惨了些。
当然,为了稳妥起见,赵朔还是先问道:“首先咱们要确定,汪古部是真心来投,还是受了金人的指使,有什么阴谋?”
铁木真摆了摆手,道:“汪古部深知我蒙古的实力,他们没那个胆子。”
忽难也道:“汪古部确实是在金国待不下去了。公允来讲,现在金国的皇帝老儿完颜璟,算不上什么无道昏君。但是,金国承平日久,人口滋长,文恬武嬉,积弊丛生。最近几年,又赶上黄河决口,国库空虚,不得不大量增发交钞。如今,一万贯的交钞,才能买一个烧饼。汪古部的日子,能好过得了吗?”
“金国给汪古部发的军饷就是交钞?”赵朔点头道;“那就相当于不发军饷了,确实非常艰难。”
“单单军饷也就罢了,没有军饷,汪古部也能凑合着活着。”忽难继续道:“宋国也看出了金国的虚弱,宰相韩侂胄力主北伐,在宋国朝廷大造舆论。金国得知此事,不敢怠慢,也大修武备。如今,金国对汪古部又是征兵又是征战马牛羊,部民们本来就生活艰难,再被金国朝廷这么横征暴敛,实在是没法活了。”
“还有此事?”
赵朔当然知道,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开禧北伐。
不过,那是在两年以后。
没想到,从现在开始,金宋双方就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了,进而引发了金国边境乣军的不稳。
他想了一下,道:“我以为,汪古部现在不宜直接归顺咱们蒙古。”
“哦?为什么?”
“忽难老将军说得对,咱们蒙古虽然不弱,但是同时和金国、乃蛮两线作战,殊为不智。还有一个重要理由是,金国是我蒙古的生死大仇,双方必有一场大战。现在汪古部来投,咱们不过是得到五千户子民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