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迹更加坚定了熙宁公主求仙问道的决心。
她不顾父皇反对,于次年三月在太和山玉虚宫出家为尼,道号玉因。
广德二十二年初夏时节,玉因真人派提点太监下山前往天心城皇宫。
太监向时日不多的广德帝进献了榔梅仙果和一件镶刻《道德经》的青色道袍。
当年太祖皇帝刘招孙,耗尽半生与国力,四处求仙问药,终究不得,为天下所笑。
刘堪继位后,充分汲取了父皇的教训,对怪力乱神颇为厌恶,他下令斥退宫中道士,停止求寻仙果仙药。
如今刘堪命不久矣,已无力过问。
刘无忌和熙宁公主相差十五岁,因为是异母所生,加上交往甚少,兄妹之间感情淡漠。
太子对公主的印象,还停留在广德二十二年进献仙果的画面。
那年,玉因道士身披道袍,将佛尘插在腰带上,手捧木盘,对龙椅之上的刘堪道:
“陛下,榔梅树终于成了,张真人用金顶上的积雪浇灌,浇灌五年,不想今年功德圆满。这是天降的祥瑞。”
跪在旁边的太子刘无忌冷笑道:“你管这叫祥瑞?”
老皇帝没听到儿子抱怨,他望着出家为道的女儿,情绪激动,挣扎着坐起,瘦削的身体微微前倾。
李公公接过木盘,呈递到广德帝面前。
老父亲看着仙风道骨的女儿,抓起榔梅仙果大口咀嚼起来,李公公目瞪口呆。
“给太子一个。”
李公公举着木盘来到刘无忌面前。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