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往北走,戈壁大漠越多,继续往北会越来越荒凉,乃至于无尽寒冰,人迹断绝。
距离太过遥远,加上局势复杂,对待大板升的态度,朝廷以拉拢和稳定为主。
莫必胜、欧彦虎、哒荣等人皆担任大周职位,三人全是指挥使,下面的首领是同知佥事等官。
赵焘跑了。
翟文没走,选择留了下来。
翟文看见过河西营如何消灭那伙马贼,马贼要是容易消灭,这些年里,轮不到这支京营来立功,其战斗力实在是恐怖。
赵焘是冯庸的属下,扎根大同,而自己是朝廷的官,不会一直留在大同。
自己是言官,下一步回督察院或者六科的可能很大,再有此人的背景关系,不定几年后,大家同在京城为官,加上跟着万一又混了军功呢。
相比较之前,翟文转变了态度。
王信当然欢迎,朋友嘛,越多越好。
“大同上下之所以没人反对冯节度,除了他多年来打压异己,提拔亲信,已经无人敢得罪,更多的是因为大同也离不开此人。”
翟文对大同极为了解,不光介绍关外,还介绍关内。
王信听得仔细,理解翟文的意思。
犹如原本时空的李成梁,李成梁在辽东作威作福,当辽东的土皇帝,朝廷难道不知道?辽东有那么多御史和文官,内阁怎么会不知道呢。
可知道又如何?
就像将领蓄养家丁,成为将领的私兵,朝廷的营兵烂了,最后只能靠将领带着他们的家丁打仗,朝廷不但只能认了,最后还得给将领们的家丁发军饷和物资。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