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还是来了
雁门关的动静闹得不小,连代州也有所耳闻。
几名本土乡绅来到知州衙门,吴宏请他们去了自己的大厅,让人送来茶水,讨论雁门关的王信。
年纪最大的那位郑永廉,原来是应天府唐县的知县,如今归乡养老,因为德高望重,本地信誉极高,大事小事都会被推举出来。
然后一身儒雅之气的叫做方士珍,其父原是户部郎中,自己也有功名在身,只是排名不高,因此不愿意去小地方做官,选择士林养望,本地的名士。
再是顾时,其兄在太原首府做官,本地的实权人物,偏此人又低调,可谁也不敢无视顾家。
几家互通姻亲,又有亲朋故旧,别看这小小的代州,可上到朝廷,下到地方,从六部到清流,一样关系广大,这就是乡绅。
知州也得顺着他们,不敢得罪,否则吃亏的是知州,而不是他们。
“每年提供给他四十万斤的草料,另外还有一千石的口粮。”吴宏向众人说道。
四十万斤草料,具体要分种类,还有分热天冷天,马匹的胃口也会变,往好了照料,大概每天二十五斤,四十几匹马一年的用度。
一千石的口粮,与班军不同,客军属于行军,士兵一日口粮按两斤计算,两百名士兵一年的口粮。
此人带来了两千人马,加上本地几百兵卒,所以要求真不高。
“此人算计老道。”
方士珍评价了一句,见众人望向自己,自信的说道:“把我们代州摸了个透。”
在场的都是人精,明白方士珍话里的意思。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